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2-01-17 22:22:34
“逆行者”勇往水深处去
作为桂林市应急管理局签约的社会救援队伍——桂林蓝天救援队11名队员携带救援装备,驰援灾情最为严重的河南省新乡卫辉市(详见本报7月26日2版)。7月29日是他们到达卫辉市的第6天,记者再次连线桂林蓝天救援队赴豫救援队负责人莫日华,了解这场千里救援战。
救援不停 我们不歇
莫日华介绍,他们从24日赶到卫辉市起,就一直在参与救援工作。
截至29日中午12点,桂林蓝天救援队在卫辉城区转移群众578人,其中老人196人,小孩128人,孕妇8人,病患12人;运送物资20余批次,包括方便面、矿泉水、小面包、医疗物资等。
7月25日晚上10点20分许,桂林蓝天救援队安排7名队友协助卫辉市人民政府接管三号救灾物资仓库,调用志愿者1000多人次,现场接受物资2200多吨,为当地灾民发放物资400多吨,包括果蔬、方便面、水、面包、压缩饼干、棉被、折叠床、消毒液等。
7月26日下午2点至7月27日中午12点,桂林蓝天救援队协助接管一号救灾物资仓库,协调志愿者400多人次,现场接收物资800多吨,为近20支民间救援队发放补充救援装备,包括冲锋舟、船机、发电机、抽水泵、充电宝、头灯等,为本地灾民发放80多吨物资。
7月27日下午1点至7月28日晚上11点,桂林蓝天救援队接手搭建卫辉市车管所场地灾民安置点,协调志愿者550人次一同搭建316顶临时安置帐篷、4处垃圾处理点、3处临时医疗救治点,帮助就近仓库卸载物资近100吨,安置灾民2400多人,协助相关部门缓解了安置压力。
7月29日起,桂林蓝天救援队将把工作重点放在协助有关部门对受灾过水区域进行消杀。
危险环绕 置之度外
7月25日凌晨1点30分左右,桂林蓝天救援队刚刚结束对芦花北村60多名群众转移的工作后,又接到一项新任务——卫辉市朝阳花园小区一栋楼出现晃动,小区内400多人急需转移。他们火速前往,并在离任务点约1.5公里处利用橡皮艇前进。
危险突然发生。在转运群众的过程中,一辆大型铲车与橡皮艇迎面相会,产生了很大的水浪,一块原本漂浮在水中的锋利建筑木块把橡皮艇划开一道20多厘米长的口子,导致橡皮艇右前方气囊漏气。
当时,艇上共有8名群众和4名队员,事故发生处水深近2米,此时舟艇倾斜,一个操作不当就容易造成翻舟,后果不堪设想。好在船机操作手训练有素,最终驾船安全靠岸,群众被送至转移点。
7月26日下午5点30分左右,指挥部又传来紧急命令:某路段漏电,造成一名志愿者触电,指挥部要求桂林蓝天救援队队员立即选择安全的地方避险,确认安全后尽快撤离。
桂林蓝天救援队队员告诉记者,当时这个命令着实吓了他们一跳,因为他们距离事故地点不到500米。所幸,队员们最后都平安撤离了。
条件艰苦 损耗严重
除了危险,桂林蓝天救援队最大的困难就是救援装备不够。原本仅有的装备和车辆都是自己筹集的,而在连日的救援中,装备的损耗也日益严重,目前他们已损失了一条橡皮艇、三个螺旋桨,2台对讲机丢失。
另外,队员们的无线电通讯设备不够好,在现场极端恶劣的情况下,队员很容易“失联”,在救援中产生了很多意外。
由于救援工作异常艰苦,桂林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根本无暇考虑吃住条件。队员们白天接到救援任务后,一般都会干到次日凌晨。队员们基本上都是打个地铺,席地而睡。而第二天大清早,新任务又来了。
连日来,卫辉市已经放晴,队员们头顶烈日、满身汗水,但下半身又泡在积水里,时间一久,身体再好也扛不住,4名队员出现低烧的情况。此外,泡在不干净的洪水中,很多队员的皮肤都感染了。
由于饮食不规律,吃的又以方便面居多,5名队员都出现了腹泻的症状。
责任在肩 温暖同行
莫日华说,虽然驰援之路异常艰辛,但桂林蓝天救援队在河南收获了很多温暖和感动。
在路上,他们携带着桂林市应急管理局出具的协调函,高速公路因此给予免费通行,省去了不少开支。
在路上,他们见到了很多部队和消防的车辆,还有和他们一样的社会支援力量,这让他们深深感受到了国人的团结一心。
到达卫辉市后,桂林蓝天救援队作为提前报备的专业民间救援力量,当地政府为他们出具了《通行证》,这让他们参与救援的效率提高不少。
而一些被他们转移出来的群众,还会专程找到桂林蓝天救援队的驻地再次表示感谢,同时嘱咐他们注意安全。
7月28日,桂林蓝天救援队还收到了卫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来的感谢信。
谈到桂林蓝天救援队的队员,莫日华说:“此次出行的队员有蒋林斌、蒋梦明成两名党员,他们成立了党员先锋突击队,党员带头,深入最艰难的任务点,坚持连夜作战。蒋林斌是广西阳朔农村合作银行的一名信贷员,平常利用业余时间加入蓝天救援队,苦练救援技术,参与蓝天的公益活动。这次来到河南卫辉市救援,他特意和单位协调了年假,请了工休。”
救援间隙,莫日华问蒋林斌,年假没有了,后悔不?蒋林斌说:“不后悔,去帮人、去救家、去爱国,永不后悔!”